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幼儿自主就餐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日期:2020-11-23    浏览次数1232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幼儿自主就餐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餐两点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幼儿的营养与健康,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 第一步支架中的“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大班幼儿在进餐时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自主取餐。 

实行幼儿自主、自助用餐改革,让幼儿从“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用、送餐具、维护卫生等,从而享受、体验自助式午餐的整个过程。

让幼儿学会自主用餐,必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从餐前准备工作、自主取餐行为、就餐行为、餐后行为四个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孩子们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研究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

一、在餐前行为中让混乱变有序。

案例一:随着《小黄鸭》音乐的响起,小朋友们讯速地收起来了游戏材料,一窝蜂地涌到盥洗室里入厕、洗手。顿时,小小的盥洗室里变得热闹和拥挤了起来,孩子们在你推我挤,都想争着先洗手,地面上也变得潮湿了。

我拍下了一些照片,让孩子们观察讨论,孩子们一眼就发现了盥洗室的拥挤,地面上的水迹。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呢?我把话题抛给了孩子。孩子们纷纷讨论了起来,有的说按小组轮流进去,有的说按男女小朋友轮流进去。经过大家的投票,孩子们分为五组,轮流进入盥洗室如厕洗手。

案例二:小朋友们已经入厕洗好了小手坐在位置上等待吃饭,保育员吴老师捧来了碗筷放在桌上,接着又拎来了两只汤桶,也放在同一张桌上,饭菜搬来了该放在哪里呢?我只好又搬来一张桌子,将饭菜放在上面。

讨论:饭菜、汤、碗筷放在哪儿才能让孩子更方便地操作呢?有的孩子说:把碗放在门旁边的柜子上,其余的放在桌上;有的说碗筷和汤放在椅子上,饭菜放在桌上。那椅子谁准备呢?有的孩子提出选值日生,让值日生帮忙摆放好桌椅。可是选出来的值日生也不是自愿的呀?如何让孩子自愿做值日生呢?孩子们建议在计划墙上增加小小值日生这一栏目。

结果:创设小小值日生栏目,用白色的软磁铁做背景,并分为周一到周五五天,孩子们用简笔画画出了搬桌椅、擦桌子、整理碗筷等几个栏目。每个孩子在带有磁铁的卡纸上画了自己喜欢的图案。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自己做什么。我们的餐前活动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在孩子们如厕洗手时,值日生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保育员吴老师,把碗筷、饭菜、汤放在椅子和桌子上。

二、自助取餐,减少等待的时间。

案例:洗完小手的孩子,先取了一只碗,然后拿起勺子盛起了盛起了汤。看似不复杂的事情,问题来了,由于有些孩子手臂力量不大,盛汤的速度比较慢,从盥洗室里出来的孩子陆陆续续地来盛汤了,又得等待好长时间了。饭菜还没盛呢,怎么办呢?

讨论:有的孩子建议还是让老师帮忙盛汤,小朋友自己盛饭菜;有的认为自己盛不着急,;有的认为时间长了饭菜冷得快;有的孩子说,部分孩子盛汤,部分孩子盛饭菜,同时进行,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建议比较好。我们开始尝试这个办法,又发现了孩子们堆在一起有点混乱。又再次进行讨论。

结果:桌子椅子分开放,两张椅子靠在一起摆在前面,教室中间与门对齐,两只汤桶放在椅子上,盛汤的孩子排成两队同时盛汤;桌子竖着放在中间,碗筷、饭菜、饭勺依次放在桌上,孩子们站在桌子两边排成两排,依次根据自己的饭量盛饭菜。一切都同时进行,秩序井然有序,整个过程大大缩短了时间。自主活动也让孩子们有了自豪感。

三、良好的进餐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案例一:“老师,刘语辰把肉都放在空碗里,他说他不想吃。”花瑞 成说。我走到语辰身边蹲了下来,问道:“你为什么不吃肉?肉可有营养了”,辰辰说:“我吃不动,咬不碎”。

找到了原因后,我洗完手戴上了一次性手套,一点点地帮他撕开了肉,让他慢慢地吃了下去。离园时,我和他妈妈交流了语辰的情况,他妈妈说语辰的咀嚼能力较弱,在家肉变成肉末或:肉圆他才吃。我们共同商量了对策让他吃一些食物,让他的咀嚼能力渐渐增强。

案例二:小朋友各自盛好了饭开始吃饭刘颖轩小朋友,随意地的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拿着筷子的最顶端,晃来晃去。过了一会儿,开始将碗里有菜的一边转向自,用筷子夹胡萝卜丝衔在嘴里,之后用另一只手抓起几粒米饭放入嘴中。尝试着用筷子挑米饭,可是怎样也不起来,她就用另一只手拿起米饭放在筷子上,然后送到。玩了一会儿,他开始捡菜汤里的安全蛋,把蛋白剥下来放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拿着蛋黄放在嘴里,再一点汤。玩了一会儿,他开始把子放在碗上成跷跷板一样玩,嘴里还在念着:“跷跷板真有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时候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吃完了,要进入各个游戏区域或饭后散步了,可是刘颖轩小朋友的饭还剩下很多。

分析:刘颖轩已经了,应该会自己吃饭了,她没有良好的进餐习惯和用子的技能。根据这些情况,我了解了她在家里的情况动作协调性较差,刚开始学着吃饭时,米经常掉在身上,汤也撒在桌子上。这时父母很着急没有耐心,担心她饿肚子家里人时长轮流喂她喂她吃饭的时候,吃一会儿玩一会儿,总要追在她屁股后面喂。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良的进餐习惯。

采取措施: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刘颖轩小朋友的进餐习惯。

1.给幼儿定下规矩,回家后不给零食她吃,这样几次过后,孩子就知道了:不好好吃饭肚子挨饿,在幼儿园就得好好吃饭了。这个方法需要家园合作,共配合才会有效。

2.家园配合,教给幼儿正确用勺子和筷子的方法。

3.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吃饭前可以和孩子谈论当天的食物,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就餐时,可以放些轻音乐。

4.以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激励孩子,可以给些小玩具作为奖励,树立孩子的信心。家长或教师也得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挑食、按时吃饭。

四、餐后行为,让孩子有服务意识。

孩子们纷纷地吃完了饭菜,有的直接搬着小椅子来到了自然角,有的进入了阅读区、创意区,忘记了送餐具、漱口、擦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让孩子讨论并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有的孩子认为每一桌推选一名小组长提醒,有的认为做一份签到表,包含收拾餐具、擦嘴、漱口等。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方法好。我让小朋友们自己设计签到表,压在桌子上面,有很明显的效果,孩子们吃完后,不仅自己把餐具送到了餐盆里,还帮忙把别人的餐具带走了,擦嘴、漱口后才进入了各区域或者散步。

经过一学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愿做值日生,乐意为集体服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饭菜量盛饭菜,已经很少有挑食、掉米粒、浪费饭菜的现象,饭后能够主动收拾餐具、整理桌椅、擦嘴、漱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