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
来源: 日期:2020-11-24 浏览次数139次
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
姓名
|
国籍
|
主要理论及观点
|
孔子
|
春秋鲁国人
|
1《论语》:“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问题情境
6.最早提出“因材施教”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荀子
|
战国末赵国
|
1.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
2.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
|
朱熹
|
南宋
|
1.“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2. 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
|
扬雄
|
西汉
|
1.“师者,人之模范也”
|
乐正克
|
战国时鲁国人
|
1.《学记》是第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比西方早300多年。
2.《学记》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应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3.“开而弗达则思”--启发性教育原则
4.“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出自《学记》
|
蔡元培
|
中国
|
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2.“以美育代宗教说”
3.对大学精神的解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4.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同时代我国著名的近代教育家有杨贤江、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
|
陶行知
|
中国
|
1.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2.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
3.“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杨贤江
|
中国
|
1.是我国第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2.《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
3.《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世界第一本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
廖世承
|
中国
|
1.1924年《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
章志光
|
中国
|
1.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型
即品德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来认识
|
李吉林
|
中国
|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
苏格拉底
|
古希腊
|
1.“美德即知识”
2.产婆术,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学生获得真理
3.“美德是否可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