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考试名词解释 题型与技巧例析

来源:    日期:2019-10-12    浏览次数1100

 名词解释

题型与技巧例析

在幼儿园教师招牌考试中,名词解释是一种较简单的主观性题型,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要求考生对它的概念或含义做出简明而概括的解释。名词解释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其答案要求写得简明、准确而概括。简明,指用词造句简单明了准确,指要正确表达该词的含义而不含糊其辞概括,指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完整而丰富的含义。做到上述要求后,具体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准确回答出名词所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要准确、简明、精炼,不能对它详细论述和发挥,而应点到为止。具体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审题

在做名词解释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问的名词、概念、理论指的是什么,要注意类似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防止交叉混淆甚至张冠李。如性格个性

【例】性格: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表述准确

答题第一要全面,第二要准确。毎个名词解释都有几个要点,每个要点都有自己的分数。在表述时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不知所云。例如,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5-20分钟)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要点明对象少数学生,其次要指出授课的方式,5-20分钟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最后指出授课后的情况,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过程要紧抓住这三个点,缺一不可。

文字简练

在解答名词解释题时,只要把名词、概念解释清楚即可,无需展开叙述,更不要旁征博引,把解释性的话淹没在大段的叙述里。例如,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解释中,这有必要将白板说产生的背景进行述,只用说出自板说所蕴含的含义即可,也没必要将各点展开论述。

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

1.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2.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3.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指同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4.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5.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而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是以学习如何听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6.有规则游戏:以规则为游戏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7.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8.习惯化: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9.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10.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师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11.发展适宜: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別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12.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数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13.需要: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14.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5.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杜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16.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17.直接的方式: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

18.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19.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20.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21.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原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神经联系的牢固建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22.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国的教育改革的探究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为了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23.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24.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指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的一种思维形式。

25.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6.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27.幼态持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某些方面,个体成熟后仍然保持幼体性状的现象。

28.发育: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育。

29.注意转移:指根据任务将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的心理活动。

30.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31.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

3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34.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智力任务由成人设计的一种有规则的,并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任务的游戏。

35.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36.学生评价法:是指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

37.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此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38.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9.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40.主题活动: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这个中心内容即主题。主题活动重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围绕主题有机联、起,形成一个整体,并希望用这种整体性知识影响幼儿,最终使幼儿建立起完整的内容知识结构。

4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42.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结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43.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4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5.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46.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47.强制性规范:是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规范,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具体,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违反,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两种形式。

48.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49.幼儿实践活动:主要指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交融为一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

50.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这种功能可以分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三个层次。

51.幼儿美育:美育的一部分,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52.童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53.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根据感觉运动原理,以感觉教育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教具和学具,后人称之为蒙台梭利教具,这些教具和学具与生活用具、设施一起组合为幼儿之家,代表着她精心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以这些教具和学具为媒体,对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方法,就是蒙台梭利教学法

54.依恋:是要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55.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6.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部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57.性别化:指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

58.数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所谓公平台性格特征的过程。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即是按照社会注意的道德原则指导下的伦理定位来对待、评价和处理教同所有面对的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

59.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

60.保育:机构中教养人员为促进儿健康成长从事的卫生保和安全防护工作

61.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 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62.学习类型:又称学习风格或学习方式,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焦虑、兴趣、态度等。

63.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利认为,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

64.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65.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66.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67.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即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根据每个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和引导每一位儿童的进步,使每一儿童都能实现最佳发展。

68.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69.向迁移: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境中。

70.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71.思物:是福操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72.观摩法:是通过组织家长参观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对活动进行实例分析,从而增进其对托幼机构了解的一种方法。

73.亲社会行为: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74.榜样示范法: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影响幼儿的方法。

75.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76.依法执数: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化和规范化。

70.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78.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79.非智力品质: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白信心等

80.社区幼儿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为对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81.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8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83.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84.纵向组织法: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的方法。

85.补偿教育: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数育。

86.竖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迁移。

87.个别差异: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88.视敏度:是指准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别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89.“儿童之家”: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的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90.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91.智育: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国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9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93.教案:指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

94.兴趣:是指幼儿对某人、某事或某物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心向。

95.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96.智力内容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

97.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法规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98.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

9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0.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101.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0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103.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104.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

105.消退: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辦别的反应。

106.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个有机的整体,在自然的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07.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108.学习:指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

109.育人效益:人们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成果或收益。追求育人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教育投入取得较多的育人成果,或者以同等的教育投入取得更多的育人成果。

110.注意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111.社会性: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遵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112.开端计划:指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计划,内容是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人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113.儿童发展的危机期:指在儿童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行为的现象。

114.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举止行为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活动的能力。

115.气质掩蔽现象”:指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116.心理组织法: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117.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18.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119.神经可塑性:指神经系统机构和功能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可塑性变化既可发生在发育阶段,也可发生在成年时期:既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发生在外周神经系统。

120.教育法律权利: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教育法、教育法律规范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121.巴宾斯基反射:指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五个脚趾形成扇形的反射行为。

122.家长学校: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的一种教育形式。家长学校经常开设系列讲座,充实家长的保教知识。

123.间接的方式:指教师不是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124.积极词汇:是指儿童即能理解又会运用的词汇。

125.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的持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26.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127.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从父母身上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它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128.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129.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別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130.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131.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时期。

132.问题情境: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

133.敏感期: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34.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13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的学前儿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136.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7.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

138.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

139.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程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140.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矛盾,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141.结构游戏: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

142.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143.治疗模式:是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教育的模式。

144.分离焦虑:指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的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条在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145.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是个性结构当中的动机系统,是人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146.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幼儿园综合性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界限,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147.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法针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家庭、学校传授的各种做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与儿童所见所闻的种种相背离的社会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中不断变化的各种刺激导致价值观的混乱,提出只有通过儿童心理内部价值澄清,才能建立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和恰当的生活方式。

148.口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儿童传授知识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149.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150.道德情感:即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151.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152.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之一,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

15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154.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155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156.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

157.自尊:指的是自我所作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158.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159.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60.社会性发展: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个社会人。

161.学习: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16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163.工作记忆:是一种较短时间范围的记忆形式,能够让大脑组织同时处理多种想法。

164.保育员: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165.环境熏陶法: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166.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167.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168.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169.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性的社会功能。

170.动机: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171.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团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就是说,社区是区域性社会。

172.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精力过剩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其主要观点:认为任何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在生存需要满足以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那就是多余的精力。多余的精力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须消耗掉。游戏这种并不直接有益于生存的活动,就是消耗剩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173.个别活动: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的自发、自由活动。教师的指导一般在幼儿自选活动时间进行,教师作为同伴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个别幼儿互动,或是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辅导。

17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175.偶发记忆: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

176.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充分发展的方法。

177.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去提示孩子、从感情上去感染孩子、从行为上去引导孩子的方法。

178.道德行为: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179.美感:由具有审美特征的审美对象引起人的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上产生一种喜悦和快乐,便是美感。

180.发现式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81.回忆:是指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如听到某人的名字就想起他的模样。

182.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183.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184.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185.意志:人们在实现道德目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