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提炼版
1、健康目标
(一)身心状况
l 具有健康的体态
l 情绪安定愉快
l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二)动作发展
l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l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l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l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l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l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语言目标
(一)倾听与表达
l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l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l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l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l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l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社会目标
(一)人际交往
l 愿意与人交往
l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l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l 关心尊重他人
(二)社会适应
l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l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l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4、科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l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l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l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二)数学认知
l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l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l 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5、艺术目标
(一)感受和欣赏
l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l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二)表现与创造
l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l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l 指南的目标与核心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l 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健康领域(14个)
目标:?
1.身心状况
(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动作发展
(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l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l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
1、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l 具有健康体态的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l 如何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1.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2.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3.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l 如何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1.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2. 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3.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4.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l 如何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3.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l 如何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1.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2.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3.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l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教育建议?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l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2、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3、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添:
4.餐前洗手,餐后漱口、洗手,整理餐桌,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5.营造一个愉快进餐氛围,保证幼儿愉快进餐。
6.培养幼儿独立就餐的能力,对于发展较慢的幼儿可进行专门练习。
7.与家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l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建议?
1.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 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3. 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l 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建议?
1. 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 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l 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2.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3.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4.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l 如何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1.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2.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3.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4.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语言领域(9个)
目标:?
1.倾听与表达:
(1)认真听并能理解常用语言
(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与书写准备
(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2)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l 指南中语言领域教育的意义?
1、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2、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3、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l 培养语言能力的策略?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2、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3、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4.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l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1.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2.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3.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l 如何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1.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2.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3.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4.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l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1.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2.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3.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l 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 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3.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l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教育建议?
1. 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2. 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l 如何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
1.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2.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社会领域(13个)
目标:?
1.人际交往:
(1)愿意与人交往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4)关心尊重他人
2.社会适应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l 社会领域学习的价值?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l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l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教育建议?
1.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2.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3. 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
l 如何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1、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2、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3、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4、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5、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l 如何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1. n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
2. n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3. n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4. 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l 关心尊重他人的教育建议?
1、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
l 如何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
1.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2.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
3.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4. 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l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的教育建议:?
1、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3.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
l 如何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规则教育)
1. 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2. 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3.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4.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l 如何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
1. 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2. 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
3. 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4. 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5. 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l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的教育建议:?
1、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
2.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
3.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l 如何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 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区)名称。
2. 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3.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4. 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科学领域(14个)
目标:?
1. 科学探究: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2. 数学认知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科学教育的价值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l 科学教育的策略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l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的教育建议: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2.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3.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4.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
l 周围事物和现象包括
1、常见的动植物
2、常见的物体
3、常见的物理现象
4、天气和季节变化
5、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6、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l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教育建议
1. 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2. 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3. 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l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的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
2.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
4.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l 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1. 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2. 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
3.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能推断明天是星期六,爸爸妈妈休息。
l 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
1. 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
2. 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词语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中有序排列的图案(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瓷砖、按形状间隔排列的珠帘等),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
3.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
4. 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如一周七天的顺序是从周一到周日,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
l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教育建议
1. 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
2. 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
3. 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4. 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加”或“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l 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
1. 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2. 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通过多次比较逐渐理解“量”是相对的。如小亮比小明高,但比小强矮。
3. 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l 如何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1. 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
2. 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鼓励幼儿将一定数量的扣子以不同的形式摆放,体会扣子的数量是不变的。
3. 结合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如游戏时,请幼儿按要求拿出几个球。
l 如何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1.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如感受和识别盘子、桌子、车轮、地砖等物品的形状特征。
2. 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如用长方形的纸盒加两个圆形瓶盖制作“汽车”。
3. 收拾整理积木时,引导幼儿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如两个三角形可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4.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物品的图形特征,鼓励他们按形状分类整理物品。
l 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1. 请幼儿取放物体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位词,如把桌子下面的东西放到窗台上,把花盆放在大树旁边等。
2. 和幼儿一起识别熟悉场所的位置。如超市在家的旁边,邮局在幼儿园的前面。
3. 在体育、音乐和舞蹈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
4. 和幼儿玩按指令找宝的游戏。对年龄小的幼儿要求他们按语言指令寻找,对年龄大些的幼儿可要求按照简单的示意图寻找。
艺术领域(6个)
目标:?
1. 感受和欣赏: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 表现与创造
(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l 如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l 如何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1.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 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
3. 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
4.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l 如何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1. 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2.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3.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4.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
l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建议:
1、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2)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3)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4)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5)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
l 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
感受与欣赏:(只要说出四个目标对应的建议大点)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表现与创造:
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指南》学习拓展
1、《指南》的作用
(1) 更好的落实《儿童权利公约》,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2) 促进《纲要》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3) 帮助幼儿教师发展专业素质,提高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专业能力
(4) 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
(5) 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教育建议的特点
(1) 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2) 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想象和创造
(3) 尊重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的学习特点
(4) 为幼儿创设温暖的、互动的、富于理解和激励的学习环境
3、为什么不能把《指南》简单地视为《纲要》的细化(指南和纲要的关系)
《指南》与《纲要》二者是不同的,他们不能互相替代,《纲要》指引《指南》的实施方向,《指南》推进《纲要》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二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各司其事,共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4、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1)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地照顾和关爱幼儿。
(2)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领域的指导。
(3) 围绕某一健康主题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活动。
(4)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5) 重视幼儿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有机结合。
5、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需特别注意事项
(1)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2) 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与安全指导
① 幼儿运动的场地要开阔、平坦,并要有一定的弹性。
② 幼儿的运动器材要牢固、安全、并适合幼儿。
③ 幼儿的运动器材要定期检查,开展活动前也要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④ 幼儿在运动前,成人要根据活动需要提出必要的安全要求,如上下滑梯要有秩序,不要推挤;荡秋千时手要握住两边的绳索,不要在摆动着的秋千前面或后面走动等。
⑤ 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成人要加强对幼儿的保护,注意观察幼儿的运动状况和行为表现,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根据幼儿的活动状况随时对运动器材、运动内容以及运动量进行调整,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防止幼儿受伤。
(3) 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运动卫生
① 幼儿阶段避免进行专门性的力量或耐力练习。
② 运动开始时成人要带领幼儿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运动量要由较小开始逐渐增大,运动结束前成人要做适当的身体放松和整理活动。
③ 幼儿的运动要循序渐进,幼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
④ 幼儿运动过程中,成人应根据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动作质量、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状况随时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⑤ 幼儿运动过程中,成人应注意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发展速度,尊重幼儿的选择,活动要求不可一刀切,要因人而异。
⑥ 保健人员应做好幼儿运动的医学监督工作。
6、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和教育要求
(1)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创造无所不在的语言教育环境。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
(2) 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采用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组织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
(3) 关注高质量的早期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读写准备。
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图画书使幼儿阅读学习自己合适的内容,优秀的图画书,应当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包括:儿童故事图画书、儿童诗歌图画书、儿童散文图画书、儿童科学知识图画书
7、社会化是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8、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交流信息;组织共同活动;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
9、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模仿、同化、强化、体验
10、《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突出了哪些指导要点
(1) 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幼儿园要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视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2)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克服自我中心思维,学会“设身处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是良好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
(4) 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但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律更为重要。
11、社会领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 注重活动中的体验,避免简单说教
(2) 理解社会学习的渗透性、综合性,避免单一的“社会课”
(3)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目标,避免突出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4)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标,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累积效应
(5) 杜绝虚假,提倡真诚的教育
12、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
(1) 探究即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
“科学探究”这一子领域以“探究”为核心
(2) 解决问题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13、《指南》中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
14、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
15、最基本的探究方法: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