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考试需要了解的心理实验

来源:    日期:2024-6-19    浏览次数434

 

 心理学实验介绍

           (记住试验名字与结论即可,过程只做了解)

 

阿姆斯特丹——点红实验——了解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点红实验是阿姆斯特丹为验证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设计的。

 实验过程:实验者在88名3-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点一红点,然后观察他们照镜子时的反应,并对其中2名12个月的婴儿作追踪研究。
实验结果:15-24个月的婴儿会对着镜子观看自己的身体,并对着镜子触摸自己的鼻子。
    结论:婴儿能对着镜子观看自己的身体是婴儿出现自我意识的表现。

吉布森和沃克——视崖实验——婴儿深度知觉的测量
    视崖实验是吉布森和沃克首创并用于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实验结果: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90cm或更多),只有不到10%(3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26cm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m时只有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
    结论: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势力说的佐证
    双生子爬梯试验是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设计并实施的,旨在研究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果: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
    结论:格塞尔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的命题,即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爱因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婴儿依恋类型的测量

陌生情境是研究依恋类型的经典范式。爱因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测验,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依恋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结论:根据这个实验,爱因斯沃斯界定了婴儿依恋的基本类型:
    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感觉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儿童是在观察中学习 

班杜拉把儿童带到一间屋子里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同一个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大人正在悄悄地与一些玩具玩,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个大木棰和一个假人。

    班杜拉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多给学生期望

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实验结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期待结果估量后自认为实现可能性较大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也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

   相关拓展效应:

维持性期望效应:对差生改变视而不见。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其问题在于,如果老师认可这种模式,将很难注意和利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如老师对差生和优等生的不同期望,使得他很难关注差生的进步,甚至对其进步持怀疑态度,认定他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甚至作弊得到进步的。

自我应验效应即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以学校为例,如果某同学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那他的老师很自然地认为他具有成为出色作家的潜力,假设该学生文学天赋平平,但这个老师对其满腔热情,表达对其能力的十足信心,鼓励他经常练习,常常对其作业进行额外的批改。结果这种对待使他果真成为优秀的小作家。但如果老师不特别对待这位学生,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这可看做自我应验效应。

皮亚杰三山实验----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

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说明了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对偶故事实验--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根据被观察者的回答,科尔伯格总结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通道德伦理取向阶段。


延迟满足实验---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容易成功

实验者:沃尔特·米歇尔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实验结论: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习得性无助实验----莫让自己陷入绝望
   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 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开阔眼界,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责任分散效应----防止集体冷漠

实验者:约翰·巴利比博·拉塔内

    实验过程:实验者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实验结论: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苛勒:小鸡啄米实验---学习的迁移

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

  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

  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

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印刻实验---关键期的发现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曾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当它们以后再遇到这个剌激或和这个剌激类似的对象或剌激时,就会引起它的偏好或追随。但是,如果小鸭子在孵出蛋壳后时间较久才接触到外界的活动对象,它们就不会出现上述的偏好或追随行为。这一现象被劳伦兹等称为"印刻"。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

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实验结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陆钦斯量杯实验----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
   试验结论:定势是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表现为正迁移。定势同时又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种定势阻碍了将其他方法迁移于目前问题的解决,因此表现为一种负迁移

 

桑代克猫走迷笼实验----试误说


    将一只饥饿的小猫放入一个装有开门设施的迷笼中,把食物放在笼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后观察并记录小猫在笼子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小猫刚刚被放进去时,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接着便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逃脱的冲动,竭力想“挤”出笼子。它在笼中乱叫、乱抓、乱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乱的行为之中,偶然触到了开门的设施,逃出迷笼并取到食物。当第二次将小猫放入迷笼中时,它虽然仍旧表现出类似于第一次的多余动作,但大多是在靠近开门设施附近活动,而且逃出迷笼所需时间比第一次短。经过多次重复后,小猫明显地表现出在迷笼中错误、盲目的动作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趋势,以至最后一被放入笼中即可触动开门机关,逃出并得到食物。这表明,小猫通过不断尝试,已经完成了一个开启笼门的学习。

 

  “斯金纳箱”试验-----强化理论(操作条件作用)

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作控制杆的一种强化。)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试验------反射活动

在喂狗食前几秒钟,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响声,接着再将肉末送入狗的口中开始时,听到铃声只加注视,并不流口水,只是吃到食物时,才淌口水但这种操作过程经过若干次后,只要一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声,狗就立刻分泌唾液这种本来和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和节拍器声,由于它们和食物出现的时间接近,现在则可以引起唾液的分泌这种反应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铃声和节拍器声称为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称食物为无条件刺激称那种吃食物时流口水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射因为它是生来就会的,不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反射活动

实验结论: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苛勒顿悟学习实验-------顿悟理论

   勒将黑猩猩放在铁槛内,黑猩猩的旁边放置一短棍,在槛外放一长棍和香蕉。黑猩猩开始试图抓取香蕉,结果失败。随后,用短棍去拨,又失败。急得摔棍撞槛。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次观察,忽然拾起短捧,用短棒再连结长棒,取得了香蕉。可见,黑猩猩是在观望的时候,把握了两根棍棒与香蕉之间的内在关系。苛勒通过对黑猩猩进行的许多实验,提出了顿悟理论。他认为问题的解决不是由于尝试错误,而是由于顿悟。所谓顿悟,就是内在地把握情境的关系性,并依此改变整个情境。

马努依连柯哨兵打把试验(持枪姿势实验)

   前苏联心理学家 马努依连柯曾对三至七岁幼儿进行了一系列动作坚持性方面的实验,

   实验要求儿童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

   五个实验要求相同,但实验条件各不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一种条件下,幼儿有意保持特定姿势(即坚持性)的时间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同时从该实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活动的坚持性与活动的性质有关系。以游戏方式出现的活动,其坚持性将显著地延长

 

哈洛恒河猴试验(代母养育试验)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

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软糖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